2023-06-01
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裴翼飞:
在崖州湾畔遇见未来
翼飞和“一飞”共成长
(资料图片)
记者 符府
5月29日下午3点,在位于崖州湾科技城的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内,裴翼飞正坐在大屏幕前来回点击鼠标,将团队早上用无人机在产业促进中心上空800个点位拍摄的图片,制作成3D建模……每天看着崖州湾科技城不同区域3D建模,一栋栋高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裴翼飞心生感慨:发展真快!
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裴翼飞正在检查无人机。刘琪成 李学仕 摄
裴翼飞,今年29岁,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3年前,他在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任职,当他知道公司要派他过来三亚,配合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的同事一同开展工作时,他当场便答应了。
“作为一名科技从业人员,当时,我能感觉得到崖州湾科技城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过不了多久将聚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研发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这里有着无限机遇,值得期待!”裴翼飞说。
到处是工地,机械轰鸣,塔吊林立,充满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热度”,热火朝天,一座动能澎湃的科技新城正蓄势待发……这是裴翼飞2020年4月来到崖州湾科技城时的第一印象。他心潮澎湃。
据悉,一飞(海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承接空中无人机表演、低空物流运输、区域安防巡检、消防监控灭火等项目,立足三亚,辐射海南。3年多来,裴翼飞忙碌奔波在办公室与项目场地之间,沟通协调、场地勘探、画面试飞、头脑风暴……裴翼飞说,无人机表演,除了创意讨论、画面策划、飞行彩排外,空域申请、场地协调、视频宣发等多个环节同样重要。“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有时彩排过程中遇到的小变动,团队都需要花费一整天时间修改预案,重新试验、布置。”
今年4月9日晚,2023三亚国际玫瑰文化节开幕式晚会在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举行,1000架无人机闪亮登场,不断变换阵型,展开一幅幅立体3D造型的光影画卷,燃爆全场;今年2月8日晚,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足球场上方,520架无人机围绕“我爱你中国——女足夺冠和助力冬奥”这一主题,上演了一场空中光影魔术表演秀,无人机群的每一次造型变换,都引得在场观众发出阵阵喝彩……
3年来,在崖州湾科技城,在忙碌、充实的节奏中,裴翼飞一次次满足着、一步步成长着。谈及个人的未来规划,裴翼飞眼神十分坚定,他指了指脚下,说:“这里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我还年轻,我想扎根崖州湾,与科技城共同成长!”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博士熊国如:
“博士村长”
助农种菇带来好“钱”景
记者 张慧膑
“熊博士,咱们的蘑菇销量很好呀,一波又一波订单接着来!”见到熟悉的博士村长熊国如,崖州区城东村村民黄河进忍不住喜悦地上前“报喜”。
在崖州区城东村特色食药用菌种植示范基地里,熊国如查看猪肚菇长势。刘琪成 李学仕 摄
一年前,熊国如作为城东村“博士村长”来到了这里。“入驻”后,他和博士团队实地考察了解城东村产业结构,与村“两委”深入交流,把助农致富的目光放到了村里的闲置土地上,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食药用菌资源,发展食药用菌种植产业。
“好产业,才能带动经济发展,我相信我们的项目是不错的选择……”熊国如正察看破土而出的菌菇,眼里充满了坚定。“几批猪肚菇上市后,口碑很好,除了企业的‘私人定制’外,每天早上都有成批的村民过来订购。”熊国如说,猪肚菇一年可种植三季,一季可采收两至三茬。目前,猪肚菇收购价每斤15-20元左右,年亩产值25万元,除去设施投入、人工费等,一亩年利润10万元左右。
熊国如的目标不是单一地做好产业。他告诉记者,菌物种业是一个易被人忽视的新种业,食用菌在国际上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营养、保健、安全。但我国在食用菌种业发展方面存在大宗菌种被“卡脖子”、菌种质量标准不统一、菌种保护不够、缺乏现代菌种企业等问题。因此,熊国如和他的团队还将在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野生菌物种质资源保护、建立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创新食药用菌种业工程、加强菌种保护等方面做研究,为海南种业产业振兴作出贡献。
“有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我们的科研工作也好开展。”3年来,熊国如一边进行科研工作,一边融入当地发展:从坐班指导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创建,到作为首批“博士村长”带领崖州城东村进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奉献给了这片热土。
“现在,崖州湾科技城科研平台建设搭建成势,科研配套日臻完善,经费支持更是给予了充分保证,我可以静下心来谋划发展,并利用自身优势融入崖州区发展。”熊国如说。
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人才发展部国际人才服务经理李昕儒:
从“海归”到服务“海归”
感到既有为又有趣
记者 林林
海归精英、电台主播、创业青年……都曾是李昕儒的人生标签;现如今,喜欢挑战的她,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人才发展部国际人才服务经理。
李昕儒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刘琪成 李学仕 摄
2022年5月,李昕儒离开家乡大连,来到海南后很快就发现,和她一样,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被海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所吸引,选择来到海南追梦、圆梦。如何帮助国际人才更好更快地融入海南的工作与生活,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带着这样的思考,2022年10月,李昕儒决定应聘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人才发展部国际人才服务经理一职,并成功入职。
“这是一份‘开荒拓土’的工作。此前,园区内有关国际人才的工作尚未正式开展,一切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开拓,非常具有挑战性,也非常有趣。”李昕儒说,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崖州湾科技城的海归和外籍人才打交道。
小到规划统筹国际人才社区活动,大到制定短、中、长期国际人才战略规划并逐步实施。作为国际人才服务经理,李昕儒不但要从公共事务、商务事务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还要丰富国际人才的文化及精神生活,设身处地为国际人才着想,让他们在园区里生活更舒服和安心,充分感受到崖州湾科技城的温度和速度。
统筹举办“助力自贸港 智创崖州湾”海外赤子为国服务报国行活动、组织国际人才社区系列活动……过去半年里,李昕儒作为组织者、策划人、嘉宾参加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她看来,崖州湾科技城一直在努力创造适宜人才成长的软环境,让人才自由成长。“在园区里,你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的温度,就是崖州湾科技城最显著的亮点之一。”
“做有担当的人、建有温度的城,这是我们园区工作人员共同的目标。”李昕儒表示,希望能整合更多资源,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更好挖掘人才潜力,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据统计,截至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已引进国际人才326人。
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次次暖心的服务,一条条细致的规划,无不凝结着李昕儒的心血。如今,在李昕儒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良好的人才服务生态,已成为崖州湾科技城吸引众多人才入驻的亮眼名片之一。
南下这一年,这个热情的大连女子对眼前正在铺展的生活充满期待。“我期待崖州湾科技城越来越好,也相信它会越来越好。”李昕儒说。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廖万希:
让孩子在自己建设的
项目里上学我放心
记者 张慧膑
5月28日下午3时,烈日炎炎。在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安置区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争分夺秒埋头苦干,大型机器轰鸣运转,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保安全、抓质量、促进度,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令人振奋。廖万希刚和建设地下车库的工人讲完安全要求,又跑去指导室外工程,不到一会儿,他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
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安置区(二期)项目上,廖万希(中)正在召开管理例会。刘琪成 李学仕 摄
来自广西的廖万希今年33岁,现在是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安置区二期项目的负责人。2021年,廖万希响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号召,从长沙来到三亚,调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幼儿园项目担任项目经理。
自从“上岗”以后,他一趟趟往工地上跑,和项目团队“90后”的一群年轻人打成一片,他顶着烈日指挥施工,吃住都在工地。前两年,受疫情反复和天气影响,工期紧、建设资源调配困难等问题,一直都是廖万希和团队要跨过的一道道“关卡”。“好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作为中国建筑企业的排头兵,我们公司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工期,克服一关又一关难题,将项目如期交付。”廖万希说。
为了确保崖州湾科技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幼儿园项目顺利开学,去年9月,廖万希通过积极协调岛外资源和累计组织1600余名工人轮班抢建、交叉施工,项目最终如期竣工。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把妻子和孩子接来一起生活。如今,他的孩子在他建设的学校上了学,每当站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时,廖万希内心总是充满了成就感:自己投入到民生项目建设,自己的孩子也和更多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
“科技城发展得很快,我来的时候,这条路都还没有修好,现在都起了高楼了……”看着眼前的场景,廖万希感慨万千,他深切体会到了这片土地的“巨变”: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批批科研院所落地,人才纷至沓来,他的“安家梦”也悄悄被点燃。
如今,廖万希正在计划在崖州湾科技城买房,准备在这里定居。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他希望让每一块砖、每一个焊点、每一方混凝土,都能承载起中建三局的品牌担当,用满心筑梦攀高峰,让青春绽放自贸港。